我國目前硬度計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優勢
(a)企業數量多,發展空間大
目前,我國市場上各種規模的硬度計制造企業數量眾多,但硬度計制造行業在中國制造業當中僅屬于一個極小的分支,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硬度計制造行業的工業總產值也只有3億元左右,今后發展空間很大。
(b)國內硬度計市場眼前和潛在的需求旺盛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正處在從速度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變時期,這就需要更全面、精確的檢測數據來支撐。另外由于成本和經濟效益的考量,許多企業紛紛選用國產硬度計,這給國內硬度計制造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
(c)目前我國硬度計的測量、控制、計算機應用等技術均已取得重大突破,部分硬度計的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同類硬度計的水平。
(d)隨著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發展,動態硬度計的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2、劣勢
(a)生產格局分散,行業的集中度極低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在國內硬度計行業年銷售額過1000萬以上的企業只有5家左右,年銷售額在500萬左右的企業也只有在10家左右。
(b)舊觀念根深蒂固
部分硬度計制造企業本來搞技術的專業人才就少,又忙于應付日常事務,缺乏對技術業務的總結或提升。另外部分硬度計制造企業投入研發的資金少,從事研發的手段相對落后,所制造出來的硬度計質量、重復性、穩定性差,試驗軟件功能低下。
(c)產品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
常規硬度計存在局部過剩,而高檔硬度計卻嚴重短缺。
(d)外型顏色設計一成不變
特別是在展覽會上,一看外型和顏色基本即可分別國產和進口硬度計。
(e)同質化競爭激烈
面對低利潤合同,一般小企業只能竭盡全力簡化工藝,以次充好,壓低生產成本,根本無法保證硬度計質量。對優秀企業來說,長期限入資金緊張的狀態,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研發,產品的質量技術永遠無法突破,根本無法和國外品牌抗衡。最終使廣大用戶成了這種無序競爭的受害者。
(f)關鍵技術的合作開發缺乏
(g)智能化與信息化程度差
(h)國外知名品牌基本壟斷了國內中高檔硬度計市場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硬度計的進口額度有1.5億元左右,約為國內硬度計制造企業總產值的一半。
另外部分國內硬度計用戶的需求定位也極不合理,不分需求一味將需要配置的硬度計全部選擇為進口產品,結果造成了許多硬度計功能和投資的浪費,同時也阻礙了國產高端硬度計的發展。
硬度計行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
a.通用或萬能硬度計的核心零件——全量程高精度、高分辨率力傳感器;
b.高、低溫硬度計的配套附件——高、低溫模擬試驗箱及測量裝置;
c.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在硬度計上的應用,如硬度計壓頭自動轉換技術和智能機械手與硬度計的聯動等;
d.高檔硬度計的研發制造,如:大空間硬度計、全量程的通用或萬能硬度計、全自動硬度計、高低溫硬度計、現場在線硬度計等;
e.提高便攜式硬度機測試結果的準確性等等。
節選自:《理化檢驗—物理分冊》 Vol.53 2017.6